国际金融?;晕夜堤寰迷斐闪私洗蟮某寤? 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年初, 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物流业也在其中。虽然调整振兴规划为物流企业走出?;丛炝肆己玫恼呋肪? 但是由于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盈利点单一, 经营模式缺乏创新, 要想走出?;豢抗业恼叻龀质窃对恫还坏? 还要靠企业调整经营战略, 积极开展自救, 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
仓储型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 是指仓储型物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运用各种物流要素进行经营服务并取得合法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创新经营模式是仓储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对于企业顺利渡过金融?;哂兄匾南质狄庖?。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 明确规定了现阶段仓储型物流企业应符合以下要求: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 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 具备一定规模;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务;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 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运车辆;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 应用信息系统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由于我国大多数仓储型物流企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仓库”演变而来的, 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 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 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物流需求的服务。而且, 大多数仓储型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单一, 主要集中于物流职能的仓储业务, 其经营活动只是简单的存储、包装、装卸、保养等。
目前, 大多数仓储型物流企业因自身服务能力较弱、经营水平较低, 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传统的简单仓储服务, 导致同业同质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价, 降价造成了恶性竞争, 使企业利润下降。这种经营模式的弊端在国际金融?;某寤飨掠⑼瓜?。简单的“存储、保管”经营模式决定了传统仓储型物流企业的赢利点非常单一, 主要的收入就是收取货物的存储费和保管费;企业提供的仓储、保管、配送等服务只能实现仓储物品的空间和时间的简单转移, 不同服务商之间的服务差异体现不充分, 难以提高服务收益。
目前,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各企业之间的协作。传统仓储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获利点单一,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如何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 寻找一种新的盈利增长点, 就需要企业创新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
仓储型物流企业现货交易模式, 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为顺应社会和客户的需求、发挥仓储资源优势, 把有形市场和仓储业务有机结合, 依托企业现有的土地、库房和库存资产优势, 建设现货交易市场, 在市场里与客户进行现货交易。
在国际金融?;某寤飨? 许多仓储型物流企业的业务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 由于许多物流企业都拥有大量的用地、废弃不用的旧仓库、大量的库存物资和加工配送能力等资源, 所以具有开展现货交易的物质条件。企业如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资资源, 只需稍加改造, 开展现货交易是完全可能的。
现货交易可从不同的经营角度分为物流企业、库存企业和外部企业自营。其中, 物流企业自营是与消费仓储模式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模式。
消费仓储, 是指存货人不但要将一定数量的仓储物资交给物流企业储存, 而且在相应的仓储合同中约定, 货物的所有权也随之转移给保管人;在合同期满时, 保管人以相同品质、相同种类、相同数量的替代品返还的一种仓储模式。
由于存货人存在物流企业的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有可能出现波动, 所以物流企业可把消费仓储的库存物资拿到现货市场上经营, 以获取收益。当卖掉仓储物资的收入大于返还仓储物资的购买价格时, 物流企业就会从中获利。反之, 卖掉库存物资的收入若小于返还仓储物资的购买价格时, 物流企业就不会销售仓储物资, 将原物交还给存货人即可。此外, 由于物流企业还要对库存物资收取仓储费和保管费, 所以可从这种经营模式中获得较大收益。这种经营方式实质上是物流企业利用仓储物资停滞在仓库期间的价值进行经营, 追求的是利用仓储财产进行经营的时间价值收益。
在库存企业自营和外部企业自营的经营模式中, 物流企业主要的收入来自出租现货市场的摊位费和对存货的保管费。这两种经营方式的收益虽然不如物流企业自营收益高, 但是对物流企业自营收益不足是很好的补充。物流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开展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多种经营策略。
物流企业应增强客户服务意识。现货交易市场所面对的既有集团大客户, 也有零散的小客户。对大客户可采取“跟踪式”服务, 从他们进入市场开始, 服务就要同步跟进, 并采取特事特办的服务方式。同时, 也不能忽视小客户, 要把每个小客户当做大客户一样来热情对待, 要维护好小客户, 以聚拢市场的“人气”。
仓储型物流企业开办现货交易市场的优势是:
(1) 现货交易市场的交易大厅可由原来废弃不用的仓库改建而成。一般仓储型物流企业的仓库占地面积普遍较大, 库内储存物资经常不能满仓, 仓库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仓库收入较单一, 主要是以仓库出租的收入为主, 非常有限??煜只踅灰资谐∮欣谂袒钇笠档淖试? 可使企业现有的存量资产产生更大的效益, 而且仓库使用年限都不是很长。在使用数年后, 由于设备老化或仓库不适应实际的需要, 一般都会被淘汰或闲置。然而, 同样的场地和设备, 只需稍加改造就可成为一个适合现货交易的交易大厅, 收入可达到原来出租库房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2) 仓储型物流企业的现货市场是在本企业原有设施设备基础上改建而来, 投资较少, 成本较低, 可向经营户收取较低的费用, 与其他市场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现货交易市场还会给原来的仓储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仓储业务提供新的货源, 增加现货市场客户的物资库存量, 库存总量上升, 随之带来的库存收入必定有所增加。此外, 现货市场的大批量销售会产生规模效应, 商品的销售价格自然也会随之降低, 为市场经营户、购物客户和仓储物流企业三方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同时还有利于完善本地区的商品价格体系。
(3) 完善的物流设施和众多的库存企业为建立现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仓储型物流企业一般都拥有大型的露天货场、数量众多的库房、自有的铁路专用线、功能齐全的吊装设备和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储运管理队伍等, 这些都为企业开办现货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电子交易是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 它依托现货交易市场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也是对现货市场交易功能的有效补充。尽管受到国际金融?;某寤? 电子交易模式仍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 电子交易模式为客户广泛接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电子交易具有许多现货交易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尤其是解决了现货市场交易的地理空间集中化问题, 远程网上交易使异地实时交易成为可能。
电子交易主要的流程是买方和卖方首先通过互联网访问物流企业的网站, 然后登陆电子交易平台, 注册成为会员。在注册过程中, 物流企业要对买卖双方的资格进行审查, 通过审查的就可成为正式的会员。
卖方可把自己所销售的商品放到平台上展示, 同时发布商品销售广告, 寻找买家, 还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商品销售价格。买方也可根据自己要买的商品, 在平台上寻找满意的物品和商家。同时还可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不同卖方的具体价格, 货比三家再确定购买商品的种类、数量、规格等。买卖双方可以对所有的交易细节进行谈判, 并将双方磋商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旦交易双方达成一致, 即可将协商结果以电子文件形式签订交易合同, 并且交给第三方的中立机构保存。
在电子交易平台上要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第三方仲裁机构, 以解决支付问题, 并在买卖双方发生争议时, 予以调解或仲裁。第三方机构可由建设平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组建, 也可利用社会上现有的支付和仲裁机构。
与现货交易模式相比, 电子交易模式独特的优势是:
(1) 电子交易不仅不受地域的限制, 而且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远距离交易, 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在电子交易中, 价格并不是促成交易的唯一标准, 规模、质量、运输是更重要的因素。买卖双方可通过多种标准来满足价值需求。例如, 买方集中交易区, 可通过集中买方在某一行业所需要的产品来增强其讨价还价能力。通过众多来自不同地区参与者的集中交易, 所形成的价格信息更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2) 在电子交易中, 所有的经销商和客户都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在电子交易平台, 买卖双方通过在线的方式完成交易, 可大大缩短交易周期。另外, 网上交易还能提高产品和现货的价格透明度, 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3) 电子交易和现货市场并存的格局, 既方便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选择, 还可回避现货价格剧烈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从而达到锁定成本、资源或利润的目标。与现货交易市场不同, 由于电子交易是在网上实现, 交易对方不是事先既定的, 不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谈判, 因此交易成功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价格、品牌、质量等内在因素, 避免了现货交易中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对交易行为的干扰。
下一篇: 现代仓储管理中条形码技术的运用